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
高等级数据中心的规划建设

2014-7-7 22:19:45      点击:
很久以来,用不同等级表示数据中心的可用性一直是业界的标准做法。数据中心的可用性等级参照美国TiA-942《数据中心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标准》和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》GB50174-2008如下图所示。

  2数据中心的规模与功率密度
  
  数据中心的“规模”,是指其能容纳和支持其运行的IT设备的数量,基本条件如下:
  
  ① 基础建筑设施方面,需要相应的运行区域面积和承重;
  
  ② 配电系统方面,足够的容量和扩展性;
  
  ③ 制冷系统方面,要充足和相应的冗余量;
  
  那么,功率密度=运行区的单位面积的供电和制冷能力的最小值。
  
  IT设备用电量的与日俱增,造成了基础设施的巨大压力。以现在刀片服务器机柜满配时,用电量可高达30Kw,相当于12Kw/m2以上。而在平均用电不断推高的同时,局部高负载“热点”的冷却又成为了新的焦点。

  因此,在论及数据中心的规模时,面积已不再是主要的指标,单位面积的供电和制冷能力成为一个标尺。运行面积×功率密度,也就是供电和制冷总量,才是未来衡量数据中心规模的指标。

  当前国内数据中心普遍存在的困难和压力:
  
  ① 安全等级不足:现有数据中心是多年以前建设或者改建的,未能参照先进的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,运行中的安全等级不够高,存在诸多风险和隐患。
  
  ② 场地面积不足、供电和制冷能力不足:现有数据中心场地已经超负荷使用。无论是在场地面积、供电能力和制冷能力等各个方面,均已不能支持新系统的上线以及原有系统的扩充。
  
  ③ 没有建立备份数据中心和有效的备份体系:一旦生产中心出现以外事故,将有可能导致业务的全面停顿。
  
 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化和集中化,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业务持续保障和信息安全的核心,也成为IT投资费用甚至环境保护的焦点。  

  机房/数据中心的分类、定位以及取向